当前位置:
和记娱乐app官网登录-和记娱乐博娱188下载 > 先声 > 先声观察 > 详情

勇当弄“潮”儿-和记娱乐app官网登录

2018-11-07 16:17:19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提起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严肃、空洞、乏味。

  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小李和同事们的思政课,却完全打破了人们的固有印象——小品、歌舞、朗诵、辩论齐登场,怎么生动怎么来,怎么“潮”怎么上。

  他们开设文艺剧场,将讲台变成了舞台;“三下乡”活动,更是把课堂搬到了社会。在这里,思政课入脑、入心。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这一块,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力做了很多探索,学生培养质量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在艺术化过程中,不光是学生成长了,我们的老师也成长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彭小奇表示。

   

 

专业的思政课教师团队

  “在我看来,上思政课是最有意义,又最有意思的工作。”周小李快人快语。

  她对记者表示,师范院校的职责是培养未来的教师,思政课对师范学生尤其重要。如果学生对这门课没有兴趣,那就一切免谈了。“所以,最近几年,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紧紧围绕思政课的亲和力,下足功夫,努力使思政课变‘潮’。”

  让思政课“潮”起来,关键在教师。

  2016年,周小李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后,立马精心组建了一支18人的全部拥有博士学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6人。

  当然,团队有了,并不意味着万事俱备。更重要的,还在于锤炼专业团队。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谭玉兰向记者介绍,为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学院一一配备了指导教师,以老带新,按照团队成员的学科专业特长、学术研究积累和研究兴趣,选择三个二级学科方向组建研究梯队,确定梯队带头人和骨干成员,各梯队成员相互支撑,共同申报课题,共同开展研究,共享学术成果,使整个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了富有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研究集体。

  “我们坚持每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集体研讨,通过‘头脑风暴’获得共同提高。团队自创了‘思想引领、师德修养、业务培训、团队研讨、实践探索、家庭温暖’六种方法,命名为‘六脉神剑’,因人而异,随机组合,助推老师们快速成长。”谭玉兰娓娓道来。

  记者首先把镜头对准了周小李——这位从任课教师、班主任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36岁就评为教授,荣誉等身的“拼命女郎”。她既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思政课艺术化探索的“始作俑者”,也是一位“先锋战士”。

  “她把每堂课都视作新课,从不懈怠。注重课前与学生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学生需求,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教学专题。备课一丝不苟,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科学选用教学方式方法,力求教学内容全面详尽又合理优化、重点突出。课堂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循循善诱强化师生互动,以充分互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飞扬的授课激情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教学内容入脑入心。课后注意收集学生意见建议,进行教学反思。”同事们评价她时,神情中充满了钦佩。

  举个例子吧。针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症,周小李决定“以毒攻毒”,选择学生生活中“犯病”最重的焦点问题——“手机控”作为教学主题,正面出击。

  “我先引导几位学生表演一个哑剧《不做低头族》,用生动的故事情节、逼真的表演艺术,展示玩手机可能带来的惨痛后果,如导致小孩被偷、误吃有毒食物、干眼症乃至失明等。趁学生被哑剧表演深深吸引时,我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手机控’产生的原因。然后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提出此病理产生的学理性、哲理性原因,让课堂实现了科学性、学术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最后组织小组讨论如何矫正手机依赖症。我再归纳总结出社会层面、心理层面、个人理想层面的矫正方法,指出关键是内因起决定作用,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摈弃低级趣味,坚强自身意志,从内在找到抗拒手机的源动力和‘力比多’。”

  整堂课学生兴趣很浓,完全与教师的教学节奏同步,没有打瞌睡的现象。“我本来准备上课玩手机的,但周院长这种‘活色生香’的课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刷新了我对一个学科的认识。”一名学生说。

  “学生喜欢是老师最大的动力。”骨干教师吴红表示,“活色生香”的思政课堂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让学生喜欢上思政课。学生通过一节课明白了道理,锻炼了能力。而老师也收获很多,因为要组织好一堂“活色生香”的课,教师没几把刷子是肯定不行的。

  吴红介绍说,尽管现在新编教材未到位,但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认真梳理新思想与五门课程直接相关的重要内容,用新思想审视每一个章节,指导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将各门课程的教学重点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和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上,深度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当前学生非常关注美丽中国、美好生活、全面从严治党这些热点问题,我们都做成专题,深入剖析。”

  如今,思政课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成了“大热门”,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蹭课是常态,教室里经常出现学生超员的现象。采访中,705班何静同学说:“老师们的思政课堂真潮,上起来真带劲。”毕业生邓明说:“我回母校的最大心愿,就是再听一次周老师的课。”

  从率先垂范到全员参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团队形成了良好的成长氛围。青年教师陈可夫的一堂艺术化概论课,受到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刘建军教授的高度赞誉;青年教师谭凯博士荣获全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展示大赛一等奖,成为全省本科高校唯一的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

  这个团队,入选省部级以上人才工程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思政课教学标兵1人,湖南省二级教授2人,湖南省教学能手和思政课教学岗位能手2人,湖南省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徐特立教育优秀教师奖1人,成为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5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之一。

   

 

“活色生香”的思政课堂

   “传销是一种极其恶劣的行为,它突破了道德和法制约束,让人丧失了理想信念。如果有一天你的亲人朋友身陷传销组织,你会怎么做?想知道别人是如何拯救自己深陷传销组织的兄弟吗?请欣赏由教育科学学院16级小学教育理论2班带来的《拯救兄弟》。”

  这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活色生香”思政课教学成果汇报演出上的一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周小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对思政课提出改革“配方”“包装”和“工艺”的要求。“这些,都是我们打造‘活色生香’思政课的依据所在。”

  她告诉记者,“活色生香”的“活”说的是思政课要源于生活,直面社会热点;“色”说的是思政课要五光十色,形式多样;“生”说的是要以师生为本,贴近学生实际;“香”则是说思政课要“香飘飘”,上出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阮东彪接过周小李的话头,如数家珍地对记者作了一番阐述——

  从生活素材中寻找“配方”是“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自2013年上学期起,我们就结合师范教育特色,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要求,将教育与生活相结合,教育与实践相圆融,积极寻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化配方”。

  就拿上面的汇报演出来说吧,分为理想、道德、法律、政治四个篇章十个节目。其中,歌舞剧《我的梦·中国梦》展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了学生对中国梦的美好期待;相声《何谓时尚》告诉学生真正的时尚不在于外表的光鲜亮丽,而在于追求知识与内涵;相声剧《不能让他走》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情景剧《爱我,请先爱你的父母》教会了学生如何正确处理亲情和爱情之间的关系;舞台剧《火星撞地球》告诫学生像碰瓷一类的不法行径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舞台剧《美国总统大选》通过希拉里与特朗普总统选举这一闹剧,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的制度自信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信心……这些,都围绕亲和力这一主旨,重点从教育主体、教育途径、教育方式、教育载体等多个维度,开创性地探索打开大学生信仰之门的多种有效方式。以生活案例为蓝本,通过剧中人物的言传身教,更能感染学生、感动学生、感化学生,现场上千名学生接受了一场触动心灵的教育。

  “我们以问题为导向来设计内容,根据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和学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来确定主题。一要突出学术性,二要突出艺术性。学术性是我们的底色,是我们的基础;艺术性是我们的外在表现形式。”他说,结合高校五门思政课的课程性质、任务,针对师范生的专业特点和优势,老师们“八仙过海”,大胆开展艺术化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说、写、弹、唱、跳等综合能力。具体来说,“基础”课寓教于乐,开设“德·法·梦”剧场;“原理”课寓教于理,开展“我思我辩”辩论赛;“纲要”课寓教于史,在相关纪念节点举办“中国故事汇”;“概论”课寓教于研,举办“研‘习’会”;“形势与政策”课寓教于生活,举办社会主义好声音“群口演说”,最终形成了“活色生香”思政课堂。

  这种思政课的“炫色包装”,在实施步骤上是分两步走的:

  一是“三备”为先。首先,备教材。教师要对课程每章的教学主题熟稔。其次,备学生。教师应适当引导使各组学生挑选的主题分布在每一章,从而保证每周均有学生的文艺表演、群口演说、微故事等,确保每周的课堂气氛有高潮。再次,备方法。教师要向学生诠释艺术化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围绕各自主题,编排58分钟的艺术类节目,原则上要求学生撰写原创剧本。节目类型不限,可传统曲艺如相声、小品,可现代曲艺如rap、音乐剧、舞台剧,鼓励运用多种文艺元素和成分,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特长与爱好。

  二是“五环”相扣。首先,整体上以2个寝室为单位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针对所选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熟悉教材中主题所在章节内容及相关案例;其次,小组集体策划艺术类教学节目,写出剧本,小组成员熟悉剧本;再次,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排练剧本,利用手机拍成视频,发给教师指导;第四,教师初步审核剧本,对剧本的思想高度、知识深度、情感温度、表演力度等提出修改意见,确保艺术类节目的教育性和可观赏性;最后,教师将学生艺术类节目适时穿插在专题教授内容中,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下面,让我们看一堂“活色生香”的思政课——

  “同学们,中国经常被世人比喻为哪种动物形象?”上课铃一响,青年教师陈可夫就向学生抛出这个问题。学生脑洞大开,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随后,陈老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同时提醒学生思考:为何西方认为这只睡醒的雄狮充满威胁?互动结束,陈老师用高度凝练的表述,分析了中国一定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主客观因素,并深刻阐明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

  在简短的铺垫之后,陈老师将讲台交给了一组学生,她们精心准备了一个微漫画小品——《红兔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剧中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形象,惟妙惟肖的才艺表演,幽默诙谐的话语,满满的正能量,将课堂推入高潮。该小品反映了一师学子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刻认知与认同,体现了高校师生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殷切向往与期盼,更表达了当代学子传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情感与决心。

  这一环节结束,陈老师就小品中所展示的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相关内容与学生继续互动,顺势摸清了授课对象对本章主题的认知程度。接着,陈老师用他极富磁性的声音,行云流水般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发展历程,通过穿插生动的外交故事和风趣的网络语言,提纲挈领地讲述了不同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让学生深刻理解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主动性。

  最后,陈老师播放了“一带一路”微视频《大道之行》,帮助学生在感性的音像画面中,深化对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理性认识。

  下课后,学生孙苇潞对记者说,“这种艺术化的教学很‘潮’,让我们感觉听思政课是一种享受。以前,对思政课的印象是枯燥无味,现在我们主动去预习教材内容,通过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编创出可以在课堂上表演的文艺作品。这样,我们的兴趣浓厚了,对知识的掌握也深入了。” 

  

 

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在一师学习的毛泽东外号‘毛奇’,因为他常对人说,丈夫要为天下奇。同学们要像青年毛泽东一样,立奇志、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个奇男子。”

  周小李不仅这样对学生说,还常常对同事们说,“活色生香”思政课决不是表演作秀,更不能纸上谈兵,“潮”的最终目的,一定是要走进学生内心,影响他们的人生。她说,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一名思政课老师,除了“授业解惑”,还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三下乡”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引导学生成长的“品牌”活动。

  2017年暑假,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23名学生奔赴湘西贫困县进行文化扶贫,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化宣讲,将思政课堂的艺术化成果呈现在各乡镇的“土”舞台。该活动被团中央授予“全国最具影响好项目”称号。

  “今年暑假,我们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化宣讲团再度出征。薪火‘湘’传队先后在茶陵县沿河村、醴陵县明月镇和嘉树镇、株洲县南洲镇、平江县三墩乡五地进行政策艺术化宣讲。因宣讲活动影响较大,大学生宣讲团受邀到新化县圳上镇加演一次,时间共13天。”

  周小李介绍说,宣讲团共原创编排了12个节目,并把节目与团结友爱篇、十九大精神篇、以民为本篇、社会公德篇、文化自信篇、中国梦篇、家庭美德篇、平等公正篇、富强文明篇、爱国奉献篇、民主法治篇11个篇章相互对应,节目形式有舞蹈、合唱、音乐剧、情景剧、哑剧、群口演说等。每去一个地方,宣讲团均开展一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状况的调研,然后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实际安排调整节目内容。通过艺术化的形式,从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为专业的理论政策接上地气、架起桥梁、拉近距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走进基层群众。

  活动受到各地干部和百姓的热烈欢迎。醴陵县明月镇、嘉树镇的党委书记均表示:“这次宣讲对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员干部培训是一场及时雨。”三墩乡人大常委会副主席伍旭光评价:“相对于传统模块化、专业化的政策宣讲,艺术化宣讲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形式很新颖。”观看演出的一位株洲县税务基层干部说:“这种宣讲从大学生的视野诠释对国家大势、社会热点、家庭情感等诸多方面的观点,既青春洋溢又富于生活气息,节目融政治性、时代性、艺术性于一体,形式轻松活泼,经看耐看。”

  红色文化、先进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交相辉映,成了大学生成长的有效模式。学生凌紫轶说:“活动让我终身受益,我知道了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情,什么是有意义的人生。尤其感受到自己是在一片草原上奔跑,而不是被圈养着,激活了我的创造力。”刘晴同学说:“这次我们28人排练的这六场艺术化宣讲,既是学校对我们的大胆而具有创造性的有效训练,也是我们突破自我、挑战自我的绝佳机会,我已经由原来的不自信变成今天的‘胆大包天’了。”

  除了“三下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德育集体活动“不断线”:3月学雷锋、5月青年艺术节、6月毕业季、9月入学教育、10月国庆主题班会、11月考研动员、12月纪念毛泽东,以久久之功催生出绚丽的德育之花。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还指导成立了红色学坛和学习毛泽东协会两个理论性学生社团,其中红色学坛创办了学“习”周报微信公众号,定期将习总书记重要思想汇总发布给全校学生分享。学生先后聘请了十九大代表毛时雨和近20位校内外专家每月开展一次专题理论讲座或研讨会。

  他们还通过校级、院级层面组织的各类主题班会、报告会、读书会、演讲赛、征文等活动深化学生对新思想的理解。融合利用广播、校报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公众号、和记娱乐博娱188下载官网、app等新兴媒体,采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传播者和受众融会成对等的个性化的交流者,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空气一般,不可或缺。

  他们有一个共识,就是活动形式“活色生香”固然重要,但教师的言传身教更关键,这乃“潮”的题中之义。

  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小李姐”的周小李喜欢跟学生扎堆,她曾在担任数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同时,兼任了政治与管理系党总支副书记,日夜与学生相伴,度过了5年“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提高警惕”的紧张生活。2016年至今,周小李不计回报,默默地以物质扶助与精神支撑陪伴着4名孤儿或单亲家庭学生健康成长,资助20多名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专业培训,促进其能力提升和专业成长。

  去年,全省举行社会主义有点“潮”比赛,学院推选了大三学生叶群参赛。可没有大赛经验的叶群却怯了场,以嗓子不好为借口,不愿参赛。得知情况的周小李,啥也不多问,一有空就拉着他训练,没事就找他谈心,临近比赛,还鼓励他说,咱母子俩就去试一下。结果叶群一上场就以高分拿下了全省一等奖。叶群由衷地感谢:“是老师给了我勇气,带给我自信。”

  “周小李老师充满哲理的话语、幽默诙谐的方式、激情四溢的态势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的目标就是成为她那样的老师。”毕业后攻读了硕士研究生、在长沙砂子塘小学任教的向祎依将周老师的话集成小册子“周老师语录”,她说:“这本小册子是我不断进步、不断成长的加速器和催化剂。”毕业9年,做过记者、编导、制片人的陈有缘时常返回母校,她说:“工作一段时间,我的身上就有一堆负能量,这时候我就要到周老师这儿来补充正能量。”

  直到如今,毕业的学生有了解决不了的事,第一反应仍是去找周老师。去年,向祎依被调往长沙县青山铺当语文老师。想不通的她回到了母校,周老师的一席话,再一次打开了她的心结。“她告诉我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农村里也可以一展抱负。果然一年后,我就成为了学校教科室主任。每一次和她说完话后,都有一种‘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向祎依说。毕业已经10年、自主创业开办公司的龚炎说:“我们班很多同学都觉得周老师对我们影响很大,我们都是烙上周小李印记的学生。”

  周小李只是一个标杆,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群体的一个典型代表。被学生亲热地称为“彪叔”的阮东彪副教授像老黄牛一般默默奉献在教书育人岗位,不计任何报酬,指导大学生成立了学习毛泽东协会。陈明博士为多名学生扶危济困,承担全院学生考研的义务辅导员。谭凯博士带领学生成立“三乐”学习社等。

  “众人拾柴火焰高”,全体老师积极参与到引领学生的成长中来。在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学生获2项国家级、5项省部级创新性实践和研究性课题立项,并获得2项国家级、10项省部级奖励;教师13人次义务担任学生辅导员和学业导师,5人义务担任红色学坛、学习毛泽东协会等学生社团指导老师。红色学坛、学习毛泽东协会分获全国百佳大学生理论学习社团、湖南省十佳大学生社团。

相关推荐

热稿排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