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和记娱乐app官网登录-和记娱乐博娱188下载 > 基础教育 > 市县联播 > 详情

【先声新闻】常德:打造劳动教育“共享”模式-和记娱乐app官网登录

2023-10-16 15:02:50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湖南教育新闻网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记者 余杏 通讯员 陈子墨

“劳动很辛苦,每粒粮食都来自不易。”“古人太了不起了!来这里我不仅学到了农业知识,更领会到了古人的智慧。”……近日,常德市武陵区近8000名学生走出教室,来到常德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挖凉薯、学茶艺、做香囊……

当前,“劳动课”已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但囿于场地、设备、师资等因素,有的学校的劳动教育开展得并不太顺利。为解决这些难题,常德市打造了一个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常德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中心,与全市乃至全省的学校“共享”劳动教育资源,弥补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短板,让田野成为了育人的新课堂。

驱蚊香囊 1.jpg

成立共享式基地

2022年秋季学期,“劳动课”走进全国中小学,与语文、数学课一样,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但据不少校长反映,学校在校内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受限于劳动师资、场地、设备等短板,有些学校存在不敢、不愿、不会组织开展劳动教育的现象,或者把劳动教育局限在课堂劳动技能讲解上,不能达到新时代对劳动教育提出的要求和预期等。

从2020年开始,常德市就针对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谋篇布局,高规格建设了常德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中心。“中心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劳动,在劳动中成长,在锻炼中感悟,在文化实践中提升”为核心,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理念,从而实现‘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育人理想。”据中心负责人杨德笋介绍,该中心占地390余亩,建筑面积达1.4万平方米,每年可接纳10万人次开展劳动实践。

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心布局了“一区、六园、二十四教学点”的功能分区。“一区”为综合服务区,由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主体建筑构成;“六园”包括了农耕文化研究园、劳动实践体验园、综合实践拓展园、红色文化教育园、高效农业博览园和亲子活动游艺园;由五祖泽世、水车世界、中药百草、百花百果等组成的二十四个教学点分布于中心各处。

教学楼共包含18间教室,在教学楼一楼和市文化馆共建了常德非遗展示馆,设置了包括武陵茶坊、本草药坊、鲁班工坊、指艺花坊、非遗歌坊等非遗“五坊”;在教学楼二楼和市红十字会共建了包括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居家安全、自然灾害避险、紧急救护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在教学楼三楼和市统战部共建了爱国主义教育馆。

“我们的学生食堂可同时容纳1000名中小学生用餐,学生宿舍可同时满足千名学生住宿。”杨德笋告诉记者。

当前,中心已与湖南幼儿高等专科学校、常德市第六中学、常德第七中学、常德芷兰实验学校、常德嘉树学校等共建了“共享农场”,实现了学校和校外基地“双向奔赴”。

“这是一场‘及时雨’!”常德嘉树学校校长余秋寒说,学校与中心共建“共享农场”后,中心提供场地、设备等并负责日常的管理工作,学生可以有组织地去校外开展劳动实践,这能较好地缓解学校在劳育中遇到的缺乏场地和设备等难题。

今年8月15日,常德市第六中学与中心签约,也正式成为首批签约入驻中心“共享农场”的院校之一。“我们打算在基地开辟一块水稻种植基地,带领孩子们全程体验水稻的生长过程,包括播种、除草、施肥及收获等。”常德市第六中学副校长谭文举对“共享农场”充满期待。

植物观察1.jpg

打造系统化课程

“劳动教育课程也要与时俱进,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杨德笋介绍,中心的劳动课程不是说让孩子仅仅学会某项劳动技能,而是真正促进学生在劳动观念、劳动情感、劳动能力、劳动精神上得到切实的发展。“中心组建了二十几人的专业团队,对课程‘磨’了两年多,要确保所有课程不仅有劳,更要有育人作用。”

学生来到中心后能干什么呢?中心副主任兼运营部负责人裴若含告诉记者,中心目前开发了200多个课程,主要分为劳动实践课程、研学实践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我们的课程注重‘真流汗、真劳动、真体验、重融合、重探究、重收获’。”

采访时,记者用了近一个小时,绕着中心走了一圈,感慨“大开眼界”!百草园里的中草药生长茂盛,等待孩子们来辨别;橘橙园里的脐橙树硕果累累,等待孩子们来采摘;百蔬园里的蔬菜品种丰富繁多,等待孩子们来“寻宝”……

武陵区教育局委派到中心工作的代志宏校长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中心的课程体系。中心根据自身资源特点,以劳动教育为特色,以研究性学习、综合素质拓展和红色教育为依托,对照课标和国家各项政策要求构建了“一个核心、三大领域、九个模块、十大系列”的课程体系,共计200多门适合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开展的课程。

劳动教育版块开设有“希望田野”“开心厨师”“环保卫士”系列等61门课程,涵盖了生产劳动、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研学实践版块开设有“百草药坊”“农耕溯源”“人文美景”系列等62门课程,囊括了沅澧非遗、魅力常德、耕读武陵等乡情研学,同时设置了对应的省情、国情研学;综合实践版块开设有“团队精神”“生命安全”“红色寻梦”系列等38门课程,着重强调了红色教育、安全教育和素质拓展等内容,以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我们根据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意趣,按照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整体设计了各学段的劳动教育内容,每个学生都会有一本‘成长档案’。”代志宏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简单的“做饭”课程,一年级的学生主要是认菜识菜,二年级要学蔬菜移栽,三年级可以学电饭煲的使用,高年级就可以尝试做不同的菜式等。

除此之外,中心周边还有常德诗墙、大小河街、柳叶湖、桃花源、城头山遗址、科技馆和林伯渠故居、帅孟奇故居等自然、科学和红色研学资源。为此,中心还特意研发了如“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感受传统耕作,探索现代牧业”“环洞庭湖传统文化研学”“跟随领袖足迹”等研学课程,满足学生各类研学需求。

古法制香 1.jpg

建设专业化队伍

中心开展劳动教育的核心是课程,那关键则在专业化的导师队伍。

据常德市教育局委派协助指导中心工作的丁春秋介绍,目前中心有一支高素质的导师队伍,共有教职员工40多人,从事综合实践教育的专职研学导师有28人,本科及以上学历24人、大专学历4人,有教师资格证者19人,高级教师5人。同时,中心还聘请特、高级教师和研学实践领域专家组成顾问团队,全面指导教学、教研工作。

此外,中心还建成了专家导师库,优选常德市在教学、教研、非遗等方面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水准的高级人才30余人成为中心的兼职研学导师,满足各类教学活动的需求。

中心对导师们的要求是“必须专业”。记者了解到,从教师入职开始,中心就组织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培训包括基地制度与章程、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班级管理与德育体验、教育科研与发展等方面。

同时,中心还建立了常规培训制度,按月对全体教职人员开展教案编写、活动执行、安全防护等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准。

不仅有中心内部的培训,中心更是将专家“引进来”,或是带教师“走出去”,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比如,中心邀请江苏省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协作会副会长、秘书长、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专家组成员徐伟进行营地运行、教学、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培训;邀请湖南文理学院教授彭保发开展研学旅行安全规范的培训;邀请国际青少年成长计划(ydp)注册导师、高级研学导师舒林做了“体验式教育在研学旅行中的应用”的培训等。

中心研学导师张佳蕾刚入职不到半年,据她介绍,在中心的组织下,她已走进了江苏等省份的多个优秀实践教育基地,取得了很多“真经”。

中心研学导师方怡两年前来到中心,以前的她是一名音乐教师,经过专业培训和不断实践,现已蜕变为一个会教种菜、会教泡茶、会教非遗手工的“六边形战士”。

“茶的种类有很多,泡茶的工具也有很多种。”常德茶文化源远流长,拥有6500多年的历史。为此,中心特设计了“武陵茶坊”系列课程,包括绿茶制作、果茶制作师、常德擂茶等。为上好这堂课,方怡请教了很多专家,翻阅了成堆的资料。她说:“教孩子的知识不能出丁点儿错。”

一品茶香1.jpg

中心这艘“大船”正载着孩子们在劳动教育的“海洋”中远航!

“中心还将立足金丹银河,融合乡村振兴,协同建设武陵幸福屋场,展开丰富的教育活动,为武陵区和常德市教育事业的进步,农业发展及乡村振兴尽绵薄之力。”杨德笋期待地表示。

热稿排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