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统筹 综合施策 整体破局
奋力答好县中高质量发展之卷
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湖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静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普通高中(以下简称“县中”)的振兴关涉乡村振兴战略,关涉教育改革发展大局,既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教育强省的必然之举。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县中的改革发展,从健全工作机制、深化教学改革、规范办学行为、强化条件保障等多方面综合发力,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县中发展仍存在基础较为薄弱,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学校缺乏办学特色,教育质量有待提升;教师总量不足,专业结构失衡;教育评价导向不够科学等问题,与构建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不相适应。
今年以来,省教育厅主题大调研发现,常德市生源基数排名全省第九,人均可用财力排名全省第七,生均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排名全省第四,但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系列重要指标稳居全省第二,形成了大面积高质量的“常德现象”,为我省新时期县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为答好县中振兴之卷,我们要结合“常德经验”,以湖南省县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项目”建设为契机,以改革为根本动力,坚持高位统筹、综合施策、整体破局,走好具有湖湘特色的县中高质量发展之路。
第一,挂好“大局之图”,从“县域为主”走向“高位统筹”。“常德经验”表明,从建设教育强省的“大局”出发,以系统思维做好制度顶层设计,是办好县中的先决条件。尤其要在推动政府履职、考试招生、教师队伍培养培训、职称评审、结对帮扶、经费投入等方面进一步强化统筹力度,坚持高中教育资源配置向县中倾斜,健全县中发展提升保障机制。一要压实政治责任。市(州)党委政府要担负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政治责任,充分认识到县中振兴的重大意义,坚持教育公益属性,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构建发挥合力的制度与机制,统筹谋划市域内县中和城区高中发展,加快缩小市域内高中办学差距,努力满足广大县域群众“在家门口读优质高中”的美好期盼。二要强化投入保障。要强化政府办教育的主体责任,明确各部门职责,将县中发展纳入县级党委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加大县中投入力度,积极化解县中债务,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办教支教助教,积极推进我省县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项目”建设,引领带动全省县中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县中办学条件。三要高位谋划布局。要科学研判当前人口变化、人口流动、生源总量与地域分布特点,超前谋划县域高中布局;坚持不搞“超级中学”,不集中资源发展少数学校,坚持县中与城区高中共同发展、整体发展、均衡发展;立足各地各校实际,以市域为单位,分类建设发展,探索形成科技高中、人文高中、外语高中、体艺高中和综合高中等多样化、特色化办学新格局;处理好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关系,将适合不同教育的学生合理分流到普通高中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畅通成长成才的多种途径,促进普职协调发展,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第二,守住“育人初心”,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常德经验”表明,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治理观、人才观、质量观,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回归本源,才能实现“不为高考,赢得高考”。当前,我省普通高中教育依然存在唯分数、唯升学的现象,部分学校应试教育倾向比较严重。根本原因是没有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没有坚持正确的育人目标,没有坚守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因此,必须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县中教育质量。一要牢牢坚持德育为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始终,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价值引领、实践养成,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二要全面深化育人方式改革。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标,从构建全面育人体系、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创新教学组织管理、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完善考试招生制度和强化条件保障等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着手,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切实提高育人水平。同时应强化人才培养的连续性、系统性,加强有基础学科特长和潜质的学生早期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三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决反对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的行为,坚决反对牺牲多数学生的教育权利而集中打造“精英”的现象,充分尊重每一个高中生的文化特性与个性差异,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个性特长,让每一个高中生获得充分成长,实现每一个高中生的独特价值。
第三,心系“民之期盼”,从“急功近利”走向“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导向,不浮躁、不折腾,不断解决事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在稳定渐进中实现蓝图,是“泸溪经验”“双峰经验”的显著特征,同样也是“常德经验”的鲜明特点。当前,我省高中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升,已经进入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发展新阶段。各地要结合“常德经验”,以改革为根本动力,围绕县中高质量发展的难点痛点焦点问题持续攻坚。一要优化发展生态。推动各地党委政府树立正确政绩观,把县中评价关注点从“唯升学率”向立德树人转变。建立完善市、县两级党委政府持续重教的体制机制,不因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调整而大幅调整教育规划。二要推进专家治校。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建立完善校长选拔任用制度,坚持“充分信任、积极放权、长期稳定”的基本原则,给予校长全方位支持、零干扰服务,用心造就一支“懂教育、爱教学、知管理、能负重”的专家型校长队伍,支持校长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三要建强教师队伍。要加大县中教师补充力度,改善县中教师待遇,建立完善激励荣誉体系,吸引优秀人才在县中长期任教,持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强化县中“造血功能”,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县中教师队伍。四要规范办学行为。把公平公正公开落实到招生就读的全过程各环节,切实落实好“公民办同招、禁止跨区域招生”等招生机制,扩大将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比例,严肃查处违规招生、违规补课、违规办重点班等破坏县域教育生态的行为。五要激发办学活力。要减少各种干扰,严格控制各类检查创建评比,在学校教育教学、教师招聘、招生分班、干部提拔、订购资料、采购物品等方面切实保障学校自主权。完善县中内部治理机制,全面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决策,构建校内激励体系,建立健全以章程为统领的规章制度体系,充分激发教师、学生等主体的内驱力和积极性,让教师、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