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和记娱乐app官网登录-和记娱乐博娱188下载 > 先声 > 先声杂谈 > 详情

推动教师阅读为什么投入高回报少?-和记娱乐app官网登录

2024-04-22 19:55:23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吴京瑾

我的办公桌案头摆放着一本绿皮的经典教育著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著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是近期学校“读书节”活动“赠予”每位教师的“礼物”,要求老师们按时完成读书任务并撰写读后感。一位同事从书柜翻出一本崭新的、另一个版本的《给教师的建议》笑着说:“这是我第二次收到学校送的《给教师的建议》了,而我收到的第一本还没读完呢!”——完全有理由相信:那些年纪大的教师也许已经收到过三本、甚至n本《给教师的建议》了。

随着“4.23世界读书日”的到来,各类学校纷纷开展了“阅读节”系列活动,读书活动不仅面向学生,往往也面向教师。学校热衷于推动教师阅读的出发点不难理解:一、阅读能提升教师认知,从而对教育教学产生正面效应;二、教师阅读能对学生形成正面示范,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然而,形形色色的推动教师阅读的举措效果究竟如何?据我的观察及同事的反映,教师阅读的推动举措往往收效甚微——既没有让爱读书的教师更爱读书,也没有让那些不爱读书的教师成功地建立起阅读习惯。

为什么耗资不菲的教师阅读推动举措收效甚微呢?我认为主要源自以下两个原因:

一、学校指定的书目难对教师阅读“口味”

上例提到的《给教师的建议》确为经典教育专著,我个人也非常喜爱。然而,由于反复被迫阅读《给教师的建议》,老师们普遍对该书失去了新鲜感,并造成了资源浪费。《给教师的建议》首版于1977年,距今已有四十余载。四十多年里,除了《给教师的建议》难道就没有别的好书可推荐了吗?一提教师阅读,就必提《给教师的建议》,这事实上是一种惰性思维。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之外,笔者还曾经收到过学校“赠予”的《谁动了我的奶酪》、《把信送给加西亚》等书籍,这些书籍已经被证实是宣扬工作岗位焦虑及绝对服从的“低智”类书籍,根本不值一阅。

以上事例揭晓了一个广泛存在的事实:在推动教师阅读时,学校管理方要么功利性太强,要么自己的阅读量有限,无法向老师们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书单。

兴许,以“赠予”的名义给教师指定书目的行为本身就是不科学和缺乏尊敬的。阅读是一件极度个性化和自主化的事物,所谓个性化,指的是阅读品味“萝卜白菜,个人所爱”,很难找到一本教师齐声叫好的书籍。以我个人为例,我的阅读兴趣指向政经类、科学类、心理类书籍,大多数被“赠予”的教育类书籍都勾不起我的阅读兴趣;所谓自主化,指的是:对于阅读方式、时间、进度,人们喜欢自主决定,而不喜欢被规定。以“赠予”的名义试图对教师布置“阅读家庭作业”的做法引发教师消极应付甚至反感就不难理解了。因而,学校赠予的书籍,大概率是会被老师们束之高阁的。

二、教师阅读习惯难以培养、建立

推动教师阅读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让那些不爱阅读的教师建立起阅读习惯。在外人看来,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理应是爱读书的。然而,一个令人费解的事实是:相当大一部分教师是不读书的(教材和手机阅读除外)。一名主管后勤的教师就当众说:“我从来不看书的。”据我的估算,没有阅读习惯的教师至少占教师群体三分之一,而且在逐年增加。而对于这部分不读书的教师,推动他们阅读的尝试往往被证明是徒劳的。

原因可能如下:一是教师群体已经度过了培养阅读习惯的敏感期、黄金期。据我的观察,阅读习惯最佳培养阶段为小学中低年级,成年以后再培养为时已晚,成功的案例寥寥无几。二是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对阅读产生冲击:网络图文、视频唾手可得,且能立即给予人极大的感官满足。

相较而言,抽象的文字和思辨则费时耗力,满足感延迟——阅读行为对于总是寻求“及时行乐”的人类大脑而言不够友好。因而,拿起手机自然而然,捧起书本难上加难。再加上教师工作、生活繁忙等多方面原因,推动教师建立阅读习惯的努力往往劳而无功。

如此看来,推动教师阅读恐怕得认清事实,保持平常心,放下不切实际的妄想和执念。我的建议是:可以赠予教师书籍,但不宜指定书目,而宜由教师自主选择,允许教师放弃接受馈赠(对于不读书的教师而言,赠予书籍纯粹是一种浪费);可以赠予教师书籍,但对于阅读方式、进度不做要求,不强迫交“阅读作业”,改为自愿提交读后感等。

总之一句话:教师阅读值得倡导、可以支持,不宜强求、少报期望。

(作者系长沙市芙蓉区曙光路小学副校长)

编辑:李薇薇

热稿排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