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近年来,湖南涌现了一大批教育数字化优秀典型应用场景,为我省探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机制、新模式。2024年6月起,在湖南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的指导下,中国教育报刊社湖南记者站、湖南教育报刊集团新媒体部(湖南教育新闻网编辑部)推出“数字化‘典’亮校园”全媒体专题策划,发挥优秀典型应用场景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教育数字化应用水平,为全省持续推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敬请关注!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虚实结合让教学“数智化”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记者 余杏
“女士们、先生们,现在发生客舱释压,请您用力拉下氧气面罩,罩在口鼻处,保持正常呼吸……”近日,在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实训课堂上,空中乘务专业2021级学生霍思瑶,在全班同学和实训指导老师的注视下,面对仿真实训操作台,头戴仿真可视眼镜,根据系统模拟呈现的客舱险情场景,有条不紊地发出应急处置指令。
“尽管不是真实险情,但戴上仿真眼镜后,视觉和听觉冲击感强烈,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十分紧张,这非常考验我们应急处置指令流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训练结束后,霍思瑶这样说。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主要承担为军队培养定向军士,为军队装备保障和地方航空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学院专业、课程具有鲜明的航空特色,开设飞行器维修技术、飞机电子设备维修、空中乘务等22个专业,全部对接航空产业链。
近年来,该校为解决实训教学过程中“高投入、高难度、高风险,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等痛点和难点问题,先后建成湖南航空馆虚拟仿真体验中心、飞行器维修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中心、空中乘务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中心、飞行器数字化制造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中心、飞机电子设备维修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中心等多个仿真教学应用场景,打造了“理-虚-实一体化”的航空职业教育虚拟仿真教育教学基地。
夯实“资源 能力”数字化教学底座
教学资源数字化和教学能力数字化是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两个前置要素,教师既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创造者,也是数字化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教学资源数字化与教学能力数字化相辅相成、互为助力。
长沙航院提出以“专业 课程”为载体、以“资源 能力”为目标的发展策略,2016年9月制定“六类五库”专业教学资源建设规划,系统推进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2016-2018年间,学院分三个批次立项120门院级教改课程;2017-2019年间,学院先后启动飞行器维修技术、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空中乘务、飞机电子设备维修等省级和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2016年9月,学院制定《教师信息化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同步开展教师信息化、数字化教学能力评价,逐步增强教师建资源、用资源、评资源的能力,逐步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水平。
自2016年来,学院累计发布微课、动画等数字化资源10万余条,发布网络课程490余门,建成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5个,累计培育课程团队110余个合300余人,累计获得教师教学能力竞赛省级及以上奖项80余项。
构建“线上 线下”数字化实训模型
工卡就是工作单(卡),是飞机维修作业的工作资料,广泛应用于机体维修、发动机维修、部附件维修、电气设备维修等多个飞机维修任务场景。长沙航院引入企业工卡,加工成课程教学资源,用于指导专业技能训练,以促进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的融合、提升学生技能培养的工作适应性。纸质工卡数字化转型形成数字工卡,呈现方式电子化、多媒体化,运行程式网络化、系统化,管理方式流程化、数据化,更适应信息化教学应用需求。
2015年以来,长沙航院以“数字工卡”为抓手,推动实训教学数字化转型,截至2023年,自主设计并开发“数字化工卡”实训教学平台,立项39门“数字工卡”改革试点课程,发布数字工卡460余个,关联视频、动画等学习资源3100余个,记录完整学习过程34万余条,实现了实训教学网络化学习支持和过程化教学管理。
基于“数字化工卡”实训教学平台,学院推行“线上学习、线下操作”的实训教学改革,同时推进了“理-实一体”实训教学条件建设,以网络信息技术及数字化资源为保障,在传统实训室增设数字化学习场景,打造“数字工卡”实训室,构建了“线上 线下”数字化实训场景模型。
推动“理虚实一体”数字化教学创新
随着“六类五库”资源转型工程和“数字工卡”平台创建工程的持续推进,学院课程教学数字化资源不断丰富,“线上 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常态化开展,师生对数字化、网络化教学形式越来越认可,同时,微课视频、电子文档、示例图片等静态数字资源的可学性缺陷也愈发明显,师生对于数字化资源以及数字化教学场景的可学性、易学性需求越来越高。
由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不断成熟,师生对于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教学的需求越来越具体。
2019年以来,学院开始探索将虚拟仿真技术与实训教学相结合,启动虚拟仿真资源建设,持续推进虚拟仿真技术应用教学场景构建。2021年,学院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制定打造航空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计划,提出面向专业群打造“理虚实一体”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的建设构想,紧扣学院航空类专业办学特色,依托学院现有教育教学场所条件,规划建设4个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和1个虚拟仿真教育教学中心。
通过“虚拟仿真”基地建设工程,探索“理虚实一体”数字化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模式创新。截至目前,已完成“理虚实一体”数字化教学场景的基本条件改造,梳理出18个典型工作任务,结构化构建了20门“理虚实一体”课程,“理虚实一体”数字化教学创新应用正在深入开展。
探索“数字 ”品牌创建与质量提升
强化应用实效,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为充分体现数字化技术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发挥数字化教学场景建设实效,学校持续加大应用推广力度。贯彻终身教育服务宗旨,以大、中、小学生以及企业在职职工为教育服务对象,满足“见学、实训”需求,实施“研学精训”应用推广工程。
一是紧扣航空科普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等教育主题,依托湖南航空馆,创设《飞机拼装》《宵空备战》《海空歼击》《小小飞机设计师》《c919模拟驾驶》等仿真互动体验场景,搭建《航空工业数字博物馆》线上仿真互动学习体验平台,向广大中小学生提供线上 线下研学服务,以虚实结合、虚实交融的形式,展示航空装备知识、介绍航空维修历史,增进学生对航空修理职业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大国航空事业的志向。
二是围绕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岗位实训等教育教学任务,依托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开发技能训练项目,创设技能教学课程,为在校学生、企业在职职工开展技能培训服务,以“理虚实一体”数字化训练模式,优化训练效率,提升训练质量。
近三年来,航空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累计承办航空科普及军事夏令营30期、中小学生科研学及科技周活动146期,吸引3万余名中小学生参观研学;承办航空工业昌飞公司、中国航发中传机械有限公司企业技能培训班30期,承接从业人员资格考核认证任务18期。
编辑:余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