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创造量不断增长,但专利转化效率较低,许多科研资源和知识产权成果闲置浪费,高校科研工作服务创新发展大局作用发挥不充分,面临诸多问题:
一是高校专利与市场需求脱节。截至 2021年底,我国高校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为4.6年,明显低于全国6.9年的平均水平,说明高校专利整体稳定性不高,难以吸引市场主体进行专利转化。目前高校主要以项目的形式获取科研经费,课题的立项与结题并未将专利转化作为评价指标,高校科研人员在完成课题过程中缺乏实践调研,形成的成果难以匹配市场需求。同时,高校科研成果多处于实验室阶段,能够与产业对接并快速产业化的专利成果较少。
二是高校专利转化服务能力不足。专利转移转化技术团队能力不足,对专利转化人员的激励机制普遍欠缺,高校技术转移机构与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的合作力度不足。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是高校绩效考核体系的组成部分,专利的转化与否并不直接影响考核分数,导致高校科研人员对专利转化的关注度不高。专利转化决策容错与激励机制不健全。
三是专利评估、定价困难,产品孵化阶段资金支持不足。专利的具体价值只有在市场上应用后才能判断,但专利转化发生在应用之前,而专利价值的评估涉及专利保护能力、保护范围、专利研发成本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要素,所以通常难以对专利进行客观合理的估值。在孵化阶段,专利转化能否成功具有不确定性,投资风险性高,高校和科研人员往往没有动力和勇气向前推进,也难以获得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为此,建议:
一是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形成专利转化全链合力。依据专利转化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不同,科学地制定政策,内容上有的放矢地予以倾斜,重视专利转化相关的科技、财政、税收、审计政策协同,实现全方位信息共享和政策衔接,形成推动政策落地的合力。加强校-政-企联动,强化全局性专利转化资源配置。高校间合作成立区域性高校技术转移联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高校内科研、知识产权、国资、人事、财务等机构实施专利转化全过程管理协同。以科技成果信息库为突破点,建立集知识产权、法律咨询、专利评价、项目融资、专家咨询等为一体综合服务平台,加强专利推广,充分发挥市场导向,实现科技研发与市场协同,促进专利高效转化。
二是加强高质量专利供给,释放转化动力。健全完善科技成果科学分类、多维度评价方法,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开展多层次的差别化评价,提高评价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建立、扶持及培育一批独立运营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深化职务发明赋权改革,制定便于实现专利转化价值的赋权改革方案,健全职务发明信息披露和争议解决制度。实施高校科研人员分类学术评价机制,充分考虑科研环境的特性和离岗创业人员需求,将高校科研人员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交叉型,因才施策。完善决策容错机制,制定专利转化负面清单、勤勉尽责规范细则,为高校专利转化松绑。
三是加强转化服务队伍建设,丰富金融财政支持模式。推动高校培养兼具技术背景和金融、法律、管理专业知识的复合人才。建立多元化市场化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建立“课题组专员 专业机构人员”模式,由技术经理人辅助发明人转化专利并加强专利转化追踪。完善适应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专利转化规律的金融支持模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设立项目资金、匹配资金、种子基金、风险基金的形式,加大对高校科研经费和专利转化经费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一些转化难度大、时间周期长、收益比较高的科技成果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