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和记娱乐app官网登录-和记娱乐博娱188下载 > 要闻 > 主题策划 > 详情

三代接力育桃李 百年讲台沐春风-和记娱乐app官网登录

2021-09-09 10:22:26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杨楚欣,女,九三社员,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学院教授。三尺讲台,杨楚欣一家三代人,五个人,跨越百年,有的致力于高等教育的学术创新、有的在高等教育的教学岗位默默耕耘、有的将青春奉献在少数民族贫困山区,有的从事基础教育,有的奋斗在职业教育的第一线,他们一直在中国教育的不同层次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5.杨楚欣.jpg

大道至简  润物无声

祖父写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一书,在杨楚欣看来,是一本与他共患难的书。1947年祖父杨荣国在重庆进行统战活动时被捕。记得,奶奶和父亲去探监时,父亲看到祖父正伏在用砖头垒起的小砖桌上,用一只难以伸展的右手不停地写!这张小砖桌正对着铁栅门边,光线就是从这铁栅门隙中射进这间狭窄的牢房的。

祖父说过,他在重庆搞统战工作,曾向周恩来同志汇报过工作,周恩来同志教导:“如形势不利于搞大规模的公开活动,有研究能力的人,尽可以利用这个形势,坐下来搞点研究,抓紧时间深造……”周恩来同志的话,给予他一股不可遏制的力量。

1954年《中国古代思想史》出版后,曾有记者专为此采访了杨楚欣祖父。这位记者写道:

在敌人的监牢里,杨荣国首先想到的,还是怎样继续著述《中国古代思想史》,他把他的著述看作是对敌人的斗争。他想,人被关在牢里,斗争可不能停止!他理直气壮地要求读书,写字,他要笔,要纸,要古书!反动派无可奈何地答应了。于是,他要来了许多古书(是嘱咐其妻子从家中拿来的)。用砖垒成一张小桌子,整天不停地写,写,写!愚蠢的狱官从那专门监视犯人的小洞里,只看见一个正气凛然的学者在埋头抄写,他怎晓得这位学者正是这样在进行着严肃的斗争!杨荣国在牢里边整理资料,边打腹稿,在狱中的十个月里,整理了不下30万字极其珍贵的资料。

祖父从事学术研究以来,特别是参加革命后,注意到哲学史的研究必须在通俗化、大众化方面下功夫,使难懂的中国古典哲学变成群众易于学习的读物,这是他在治学方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他在《中国古代思想史》序言中指出:“过去写中国思想史或哲学史的,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征引古书多,使读者难免有佶屈聱牙之感。本书征引古书,勉力译为白话,当可便利读者。” 

所谓“当可便利读者”,充分说明他在解放战争时期着手写这部著作,不是为了藏诸名山,而是为了使广大读者于读懂。所以他努力运用一种新的体裁,以白话文的通俗形式,表达深奥的中国古代哲学内容。例如,他每引证一句古文,对每一个词汇、概念、范畴,都作仔细的考研,甚至在向朋友请教后才下笔译成白话文,并作“注释”“旁注”,附录原文,以便读者对照阅读,做到通俗而不违背科学。他不仅重视行文表达的深入浅出,而且重视标题的通俗化,以使读者对每章每节都有一个简明而科学的概念。

同样,他讲课也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前些年,他的一位学生曾来信追述祖父上课的情景,他写得很具体,很有代表性,摘引如下:

谈及杨教授的教学,四十多年前的情景便再涌现于脑海里。古人以“如沐春风之中”比喻良师的教育,这比喻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听杨教授讲课,两个课时觉得一闪眼就过去了。古奥难懂、抽象、枯燥的中国哲学史,他讲起来是那么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他逻辑性很强,思路很开阔,分析问题很透彻。如讲墨子“孝的社会化”时,就跟孔子的仁、孝和厚葬久丧等思想对比起来讲,最后指出,墨子“说到孝,不利于人则为非孝。而厚葬久丧是不利人的,故以此作为非孝之事”。从这里可知,墨予的所谓孝,不是像儒家那么狭义的,而是要把孝导向社会化的道路上。这里已将孔墨所讲的孝在本质上的区别,讲得很通俗易懂,很明白。接着又进一步指出:“这种使孝趋向社会化,从一方面说,固是打击儒家;但从另一方面说,便是打破统治者的血统关系,使统治者的血族整个瓦解,专不了政。”这就把哲学思想和当时的政治斗争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讲授哲学思想很自然地说明当时的政治斗争,哲学思想的阶级性也就很具体地反映出来了,问题分析得甚为精辟透彻。他同时又融化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于哲学史的讲授中,并通过这些史料进一步阐明马列主义的理论。故听杨教授讲课,不仅可以学到中国哲学史的科学知识,同时也受到马列主义的熏陶。这种熏陶是受教育者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很自然地获得的,教学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诚然,春风化雨,循循善诱……

他这番话,反映祖父不论是课堂讲授,还是伏案撰文,心里都想着群众。他通俗明白地讲解了笼罩在神秘帷幕中的哲学思想,扩大了读者的视野,使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或书斋里解放出来,为群众掌握,成为群众的武器。 

《中国古代思想史》出版后不久,即被译成俄、德、越文,为祖国争得了一定的荣誉。当时莫斯科大学教授维诺格拉多娃在评俄译本《中国古代思想史》一文中指出:“杨荣国所著的《中国古代思想史》是第一本译成俄文的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说明中国公元前1500年至300年间古代思想的变革、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论著。”

扎根山区教育  今生无怨无悔

“大学毕业,适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正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时,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母亲欧阳轩昂响应支持祖国山区建设的号召,告别新婚的丈夫,沿着颠颠簸簸的山路,坐着二十多个小时的长途汽车,义无反顾地走进了湘西自治州少数民族贫困山区,一干就是十多年。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湘西山区,泥巴糊墙的教室,没有一套成型的桌椅,学生没有像样的课本。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母亲就立下了“热血奉献山区”的誓言。刚参加工作时,面对湘西山区教育的落后面貌,许多好心的朋友劝她返城,作为一个女人不必在如此落后的山区从事如此艰辛的初中任教。但欧阳轩昂非常坚定,她说:“山区的孩子要走出去,大多只有靠读书这条路,老师的努力往往能改变学生的命运。”

 家庭和母亲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写信,祖父母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教育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火把的第一颗火星”,父亲也用“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培育山区的花朵”不断激励着母亲。每当母亲遇到困难时候,总是会想起祖父母的嘱托和父亲的鼓励,这些充满力量的语言陪伴在母亲在漫长的十多年,勇敢地面对重重困难,坚定了扎根山区教育事业的信念。

欧阳轩昂在山区中学从事理科全科的教学,“欧阳老师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这是许多学生后来对她的评价。因为每一次上课,欧阳轩昂都是饱含激情地走上讲台,用尽量生动的语言,从一个个贴近学生学习实际的小问题出发,层层递进揭示深刻的科学原理。

湘西山区的很多孩子吃不饱饭,更交不起学费。欧阳轩昂把自己微薄的工资省下来,资助这些孩子,十年间共有20多名孩子通过她的资助,考出了山区,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

人们都说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可是欧阳轩昂却赋予了“蜡烛”新的含义——当自己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通过教学相长的过程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提高了自己。每每看到自己教过的学生一天天在进步,想到这其中也有她的付出,作为一名教师的成就感也就油然而生,这也让她明白了人生的真谛,找到了生命的价值:扎根山区教育,今生无怨无悔。

默默耕耘展风采  抬头笑看满庭芳

在祖父和父母亲的教育和影响下,从杨楚欣小就立志从事教育事业。始终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视教师职业为渡工,为学生引航开渡;视教师职业为春蚕,无私奉献;视教师职业为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16年来,她在平凡的教育工作岗位上始终坚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在职业教育教研教改上敢涉深水,为人师表,治学严谨,她把全部的心血都浇灌在职业教育的沃土上,让平凡的工作变得不平凡, 让一方热土结出硕果累累。

16年,192个月,这是一笔难以汇聚的财富,这是一段生命与生命交融的时光,这是她用汗水和泪水,用不倦的脚步和不屈的意志,踏出的一条无法用尺来度量的路,是她用满腔热情,无私爱心,谆谆教导谱写的一曲奉献教育之歌。作为领路人,她把一颗火热的心,无私无怨的点燃,照亮学生求学的道路;作为一名园丁,她把美好的青春年华默默奉献给祖国的明天,为学校建设增光添彩。有时她会为了上好一节课,会在精心钻研,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反复多次的面对空荡荡的教室进行试讲,不断的总结完善,努力把课讲到最好,直到满意。在工作之余,她坚持钻研教学专业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她结合国贸专业实际以及外贸岗位特点设计教学过程、研究教学方法,结合先进的教学手段,运用资源库进行信息化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做一名优秀的职业教师,一直是她的追求。她认为只有引导和教育好她的学生们,看到她们一点一点不断的成长和进步,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为了这个目标,她默默的付出着。她注重传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开阔视野,超越自我。通过技能竞赛锻炼提高专业水平,由她指导的学生,在多次全国专业技能竞赛中夺得优异成绩。 但谁也不曾想到,为了学生们能够在竞赛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她放弃了多少自己的休息时间,她的嗓子累哑了多少次,这些学生的成绩背后,她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在教学工作中,她以身作则,恪尽职守,从专业理论到业务实践,她总是求知欲渴、潜心钻研。因为她深知,作为一名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接受新观念,充实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才能有不竭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在教育教学中,她时刻注重身教,为人师表,用奉献教育学生,用人格熏陶学生,用能力提升学生教育,教学生先学做人,再学知识,帮助学生总结自身的长处和弱点,带领学生比学赶帮,实现自我超越,以良好的形象率先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以期达到用人格塑造人格的理想教育境界。“奉献青春终无悔,化作细雨润春苗”,这是她的执教信念。三尺讲台上,她呕心沥血,专心从教,关心爱护学生,服从组织安排,工作任劳任怨,勇挑重担。为了备战国赛,她常常最早来到学校,最晚离开,陪着参赛的学生们在实训室进行实操实练。有个参赛学生因为压力过大,想要放弃比赛,杨老师多次找她促膝谈心,疏解心结,和她父母沟通,这个学生终于放下包袱,全身心投入国赛备赛战中,并在全国职业院校“互联网 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国赛中有着出色的表现。

三代人,跨越了近两个世纪,虽时代不同,岗位各异,但对教育的那份热爱却是一样的强烈,并将世代传承,共同铸就我们的“教育梦”。

热稿排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