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幼小衔接话题热度持续攀升。围绕幼师在幼小衔接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发挥,教育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与实践。然而,幼小衔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园校协同共理,其中,小学教师的幼小衔接观念是否科学,对于幼儿能否顺利适应小学生活而言至关重要。
笔者从调研小学教师对幼小衔接的看法入手,提炼小学教师关于幼小衔接的普遍观点,尝试指出其中的误区并探究优化认知的路径,以期推动幼小衔接教育顺利开展。
一、基于质性研究,探析小学教师的幼小衔接观
笔者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湖南省东中西部7个市(州)共21名任教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师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半开放式访谈。访谈结束后,笔者收集到的录音共计25个小时,录入文字共计11万字,在借助专业质性分析软件辅助分析的基础上,最终得出总观点:小学教师的幼小衔接观主要集中在对“幼儿入学后如何适应”的看法上,这些看法直接影响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笔者将这些看法划分为四类,即身心适应观、学习适应观、生活适应观和社会适应观,逐一详细分析。
1.身心适应观:强调“硬”环境创设,忽视“软”环境营造
对幼儿而言,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最直观的变化是学习环境的变化,我们称之为“硬”环境变化。熟悉的环境能够增强幼儿的安全感,反之则可能导致他们产生抗拒、焦虑等情绪。访谈中,大多数教师认为,需要采取一定措施让幼儿适应这种变化。通常,他们会创设与幼儿园相近的物质环境,例如,在教室增设色彩鲜亮的挂画、充满童趣的卡通贴纸等,降低幼儿对环境的陌生感。小学教师普遍意识到“硬”环境变化对幼儿的影响,并尝试采取措施尽可能降低负面影响,是他们的幼小衔接观中积极的一面。
除物质环境外,幼儿个体的内在情感体验,也深刻影响着幼小衔接效果。然而,大部分教师忽视了观察并照顾幼儿升入小学后的情绪变化,缺乏营造适宜的“软”环境帮助幼儿顺利过渡至小学阶段的意识。
2.学习适应观:看重已有知识储备,忽视学习能力培养
在访谈中,尽管大部分教师并不认可“小学化”的幼儿园教育,但却表露出知识本位倾向。具体表现为:大部分教师认为,提前学习了小学知识的学生更利于班级管理和教学开展,偏爱具备一定小学知识储备量的学生。近九成受访教师表示,幼儿在幼儿园阶段应该学习拼音、数数、识字等,知识学习是幼小衔接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
基于以上观点,部分幼儿园仍把开展“小学化”教育作为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超前教育之风难以抑制。而近几年,受另一种观念影响,部分幼儿园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盲目推崇“快乐教育”“蒙氏教育”,片面认识“零起点”教学,误认为“零起点”就是不让学生掌握任何文化知识,包括识字、数数等,不带领适龄儿童进行任何学习准备和社会性准备,把“零起点”歪曲成“零准备”。
教师普遍反映,面对受这两种极端教育倾向影响的学生,他们一边要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一边要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深感疲惫。因此,相比“零准备”而言,教师更偏爱掌握了必要文化知识的学生。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观念较为肤浅,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没有发掘并利用助推幼儿真正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动力之源。
3.生活适应观:重视生活技能培养,忽视安全意识培植
在幼儿园,幼儿的一日生活均有生活教师照料,而踏入小学后,生活教师的退位使相当一部分幼儿手足无措,这反映了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的不足。
笔者发现,小学教师重视培养新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例如,教新生独立添减衣物、上厕所、就餐、整理学习用具等。但是,幼儿的入学生活准备具体包括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安全防护等多个方面,仅关注生活自理能力是不够的。一般而言,小学的活动空间和活动自主性更大,因此,小学教师还应尤其重视培养幼儿的安全防护意识,教他们识别危险情境和行为,学会自救和求救。如此,他们才能更加安全、安心地生活在新环境中。
4.社会适应观:重视规则意识培养,忽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
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人承担社会责任以及独立处理日常生活的能力。在访谈中,大部分教师认为,具有明确规则意识和较强执行能力的学生更容易适应集体生活。因此,在入学适应教育中,小学教师重视引导孩子们共同制订规则、理解规则、遵守规则,侧重发挥校规班规的育人作用。
然而,新入校的幼儿一般难以适应小学的纪律要求和作息制度,教师管得过严、期望过高或放任不管,都不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帮助幼儿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有效调动他们的入学积极性,增强他们遵守规则、融入集体的主动性。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许多教师忽视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意识等,即便开展了相关培养工作,也仅停留在表面。例如,部分小学在开学时有意组织师生参加“破冰游戏”,但游戏环节设置更偏向加快师生之间的熟悉进程,以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并未专门设置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环节。
二、强化小学教师主体意识,推动其形成科学全面的幼小衔接观
1.身心适应观:立足长远,服务幼儿可持续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幼儿的健康成长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身体发展、精神成长、社会化的过程,幼小衔接教育不能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时间阶段或某一方面。因此,小学教师应立足长远,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开展综合性、连续性的衔接教育。教师不仅要营造幼儿喜爱的“硬”环境,还应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拉近与他们的心理距离,想方设法让他们在探索中获得经验并达成愿望,在适宜身心发展的“软”环境中自在成长。
2.学习适应观:注重体验探究,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培养并重
不少研究者发现,对儿童来说,“学习”不仅是指他们对知识经验的掌握,还包括其智力与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学习兴趣的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与策略的掌握。
当孩子进入小学后,家长和教师往往会对孩子给予新的、更高的期望,下意识地用成绩衡量学习效果,这种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当前,部分学生身上存在的缺乏学习兴趣、自我调节能力差等问题,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家长和教师片面追求学业成绩。
基于此,笔者认为,小学教师应保护幼儿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勇敢探究,训练他们的专注力和想象力,而不是简单地追求知识的获得和知识存储量的达标。例如,教师可以采取游戏化教学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游戏中不断试炼,自主总结策略及规律;还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通过积极的思维、行动,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发展智能。
3.生活适应观:注重自我管理,生活技能和自律意识协调发展
生活适应性的培养不仅包括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还包括引导幼儿成长为独立的个体,具备自我管理能力、安全防护能力等。小学阶段,教师的教育重心应从培养幼儿的基本生活技能,逐步过渡为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及能力。例如,引导幼儿合理规划学习和生活时间,避免在升入小学后,无法平衡学习、睡眠、游戏等之间的关系;指导幼儿制订并及时调整生活计划,为每日需做事件排序,树立任务意识、责任意识。这样的培养,不仅能帮助幼儿以更加独立的姿态迈入小学,还能帮助他们形成自主思考、自主选择、自我约束的能力,对他们的持续性发展大有裨益。
4.社会适应观:推动融入集体,增强集体归属感
在幼儿园阶段,幼儿即便忘带学习用具或忘记完成学习任务,一般也不会受到教师的责备,心理负担和犯错成本较低。但在小学阶段,教师通常更加关注幼儿是否具备良好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等。然而,多数教师对规则意识、责任意识等的理解较为片面,关注点多放在学生是否带齐学习用品、是否按时完成作业等事情上,忽视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等的培养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即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在小学阶段,幼儿不可避免地会和同学、老师进行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交往,例如小组合作、课堂发言等,这些活动均要求幼儿具备一定的共情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小学教师在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时,要多设计使人触景生情、以情感人的社会活动,使他们在了解集体生活规范的基础上,自愿且舒适地融入集体。例如,组织志愿者活动,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服务,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增强他们的爱心;组织榜样评选活动,树立品学兼优小榜样,引导学生学习榜样的优秀精神品质与行为习惯,在向榜样靠近的过程中,自觉养成规则意识,提升自律能力。如此,幼儿才能自然而然地获得集体归属感,更快、更好地融入小学生活。
作者:谢剑虹;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规划研究所副所长,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咨询专家库专家。
编辑:范典